另一种自我理解—— “我曾经看山不是山,而今我看山还是山”

  

自我人格,原生家庭,接受的教育和社会背景会给人以不自觉的思维定式。

当我学会思考,逐渐开始对这样的认知不屑一顾,对这样一味接受产生逆反,毫无阅历和只从个人喜好和直觉出发的自我,和毫无道理对外界信息和固有定式的排斥,看自己就像一个对尚存勇气揭竿而起反对封建想法的战士,

我曾经把这样的“看山不是山”称之为勇敢。

幼稚的叛逆主要体现在我对自己想法的敝帚自珍,被蒙住双眼,不知一味的固执会让人难以前进。

后来逐渐变得迷茫,怀疑自我,不知道那份坚持是否值得。第一次想替自己拆掉陈旧的封条,把自己重新暴露在嘈杂的世间,去听一听千万种不同的声音,观世界之大,览人间万象。

同样是山脚下的人,一个踌躇满志地努力登顶去一览众山小,一个觉得高处不胜寒靠山吃山平淡又自在,哪怕站在同一立场,看问题的角度都可能不同,又如何由此分辨绝对的正确和错误,更别说是不同的立场。

“人生充满未知,充满变数,我愿洗耳聆听, 不能自断后路。”

从最初试着妄图改变那些难以理解的,

在思想碰撞的过程里,

开始试着理解那些难以接受的,

试着接受那些难以改变的。

若这之后脑海里还有什么是未曾动摇的,时代更迭而应运而生的那个新鲜的我,才能更好的体会坚持的意义。

※引用出自姜思达奇葩说发言

评论 ( 4 )

© 涉世与归 | Powered by LOFTER